当前位置:第一版主>高辣小说>五代十国那些人> 第36章 平定山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平定山东(2 / 3)

军。成德军的节度使是王镕,这个人是回鹘人,祖上经过争斗,割据承德军,朝廷无奈只好同意。到了王镕这一代,父亲死得早,十岁的时候,就成了节度使,所以说在他小时候王氏集团内部,勾心斗角很厉害,他活得也不容易,而外面李克用又虎视眈眈,所以成德军的局势还是比较严峻的。而他遵循的原则就是依附李克用,谨慎对待周边的藩镇。这样一来倒也没出什么大事,一直以来还能保住他的节度使的地位和成德军的地盘。

但是就在朱温在洺州打败了河东军之后,截获了很多信件,这些都是成德军王镕和河东联系的物证,特别是其中还有不少对于朱温不利的计划和言辞。这让朱温觉得王镕背叛了他,在他和李克用之间做双面间谍。他觉得给王镕一点教训,于是让葛从周进攻王镕。随后汴州大军所向披靡,直逼成德军镇所镇州,王镕一看他根本朱温的对手,在墙上竖了个白旗,投降了。但是朱温有脾气了,他对于王镕的投降有点不太感冒,想彻底拿下成德军,彻底赶走王镕。按理说此时收服王镕就行了,朱温为什么想要赶尽杀绝呢?这里面的确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朱温觉得长久以来王镕对他还算是恭敬,但是没想到打了河东军截获了信件,这次才知道王镕心里是向着河东的,他被王镕欺骗了,王镕在河东和中原之间两面买好讨乖,根本和他不一心。而另一方面就是之前葛从周带兵进攻成德军的时候,中箭身负重伤,性命垂危,赶紧拉到后方养身体去了。这让朱温十分上火,葛从周在他手下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帅才骁将!竟然在进攻王镕的时候重伤了。差一点性命不保。所以朱温也打算出口恶气。不过成德军也不是没有人才,这一次出来负责谈判的人口才很不错。先是从王镕成德军的情况出发,分析了王镕夹在朱温和李克用之间,两边不能得罪,的确很难做,所以只能两边都讨好,希望朱温能够理解一下。其次分析了朱温的形势,要是朱温想要彻底拿下成德军,那么在山东的战略就不一定能完美实现,毕竟朱温再厉害也不能同时面对数个藩镇。最后他又分析了他们成德军的实力,虽然不是朱温的对手,但是拼着成德军全军覆灭,也能让朱温大出血一次。朱温听完了之后,哈哈大笑。对那使者说:“我之前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你们还认真了!”就这样,成德军王镕也被朱温收服了。收服了成德军,朱温重整人马继续进攻幽州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父子。这一次也比较顺利,毕竟幽州的主力和汴州决战了几次,损失也比较严重,现在又是分兵驻守,所以一下子被汴州军攻下了二十余座城池。刘仁恭的地盘丢了大半。不过也算是刘仁恭运气好,刚好赶上北方连绵阴雨,路上不好走,而且逢上阴雨天士气不高,汴州兵暂时退了回来。但是中途却杀向了义武军王郜。按照之前的发展形势,义武军几万人根本不是朱温的对手,因为义武军和王镕实力差不多,但是和刘仁恭却差一截,所以想要抵挡住汴州军很难。不过在王郜的手下有一个谋士不这么认为,他给王郜说道:“当年刘仁恭三十万大军都没能打败我们,现在汴州军区区三万不足为虑,只要我们迎战,汴州军就会向卢龙军一样溃败!”于是义武军五万大军和汴州三万大军在半路上遇见了。在王郜和他的谋士的分析中仅仅看到了数量的对比,比如当年刘仁恭三十万大军,王郜不足万人。现在他们有五万人,但是朱温只有三万人,这个仗不论是怎么打,看起来都应该是王郜赢。但是结果却是,义武军被朱温打得大败,主力伤亡过半,战斗力不足两万。这里主要的区别就是将领的能力和士兵的质量以及士气。汴州兵刚刚打了胜仗,士气没的说。而且在长期战争中得到了充足的训练,所以单兵素质较高。再说军队指挥官,朱温战术指挥堪称精湛,他手下的大将也都是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之辈。在这些方面不仅仅完爆刘仁恭,更是远远的超过了王郜的义武军。义武军主力不存,打下去也没什么悬念,最后只能投降了朱温,但是投降按照惯例一般那肯定是要忏悔解释一番的。朱温对于进攻义武军的借口就是义武军和河东李克用关系暧昧,帮助李克用欺负其他的藩镇。用两个成语形容叫做:“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为了主持正义。他决定替周边的藩镇教训一下义武军。而义武军的解释就是家庭关系不太好,社会关系过于复杂。因为义武军的前一任节度使就是大家在前面见过的王处存(和河中王重荣一起抗击黄巢,而且还数次邀请李克用勤王),他和李克用是姻亲,所以到了王郜这一代和李克用的关系也是不错的。义武军经常跟着李克用沾点便宜,李克用在前面吃肉,他们后面跟着喝点汤,李克用出点兵,他们出点粮。现在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希望能够归到朱温的帐下,以后跟着朱温混。朱温自然是很满意,再说他和义武军也谈不上什么深仇大恨,而且定州城高沟深,一时间也破不了。所以便接受了投降,继续让王家统治义武军。随后朱温看看幽州那边的天气变好了,路也晒干了。又开始集结兵马进攻刘仁恭,这一次刘仁恭运气不怎么好了,刚刚扎营,就被汴州军偷袭了一把,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军队,主力再次受损,没有了再战之力。无奈之下刘仁恭也只好投降了朱温。至此,不到一年的时间,朱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