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1章(1 / 2)

“都知,小的负责打听的米商丘家在半年前说是老家父亲去世,当家人就带着妻儿连夜回了乡。他们的忠仆留了三个多月,街坊邻居就看不到这些人出来走动了。”

“大人,下官负责的三家最晚一家是在一个月前离开的!打着的幌子就是要去合作的田庄里收粮!往年,他们也常会在秋收前出远门。”

“问了,问了所有认知他们的人,就没人知道这几家去了哪里。”

“大人,小的预感不太好!这些人多半是知道今年秋收出了大问题,自己却没有能耐解决,才趁乱一走了之的。”

“”

内侍省都知抓不到这些不诚信的皇商,只能启动第二套方案。

他忙活了三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竟找不到一个可以满足皇宫两万人米面粮油采买的供货商来。

商都上百家粮油铺都关着门,店家和活计寻不到人。

每日大清早就有一大群百姓,围着这些铺子打转转。

都是想要买米面的。

而以往还会兼卖一些杂粮干货的杂货铺里,就没有任何可食用的食物或调味品在售。

酱豆子都卖空了。

百姓们最爱去的菜市场里,买家比卖家多出了几十倍。

那地界儿不仅在皇城外老远,稍微去晚一些,几乎都没地儿下脚。

你当这些菜市场内,有多少好东西在卖?

不过都是些蔬菜瓜果和农家做的土货等。

这些,也能卖出往年好几倍的价钱来。

肉食就更金贵了。

那些不爱吃猪肉的贵人们,也都让下人们天不亮就跑来城外这个平民菜市场抢购。

秋天是没人杀羊的,羊还在贴秋膘。

鸡、鸭、鱼等家禽,遇到了都算是个稀罕货。

此外,蛋类也成了百姓疯狂抢购的食物之一。

供不应求。

完全供不应求。

内侍省都知从人群中脱身出来,整个人彻底麻爪了。

找不到熟悉的替罪羊也寻不到新羊,那他这个内侍省都知就是唯一扛雷的羊。

你让他去外地找?

如今都没了官府的各布政司,他能向谁发号施令?

内侍省都知的小命无足轻重。

但,皇宫断粮问题立竿见影。

开源节流第一步。

三天内,小皇帝下旨放了一万多宫女和太监出宫。

即便如此。

剩下的八千多人,不到半个月就吃光了皇庄里的最后一头牛。

除了那几个庄子的药材,真不剩可食用的任何瓜果菜蔬与家禽了。

情势所逼,皇宫内不得不再次裁员。

这一回。

只留下了太后和小皇帝寝宫伺候的三百多宫女,两百多太监和一千保护皇宫安全的禁卫军。

五百伺候的宫人,都填不满皇宫的各个院子。

皇宫空荡荡,人心惶惶。

被寄予最后希望的净军首领,半个月内也没传回来什么有用的消息。

和那些粮差一样,一去不复返。

摄政王最后亲自带人抄了几个商都的贪官。

眼下,整个皇宫的一千五百多人,就指着这些贪官家的钱粮艰难度日。

与之相比,更难的是那些尚未重新建立社会秩序的布政司内,城镇百姓们的吃饭问题。

当金银都买不来米粮时,钱财就是死物。

粮食成为了唯一的流通工具

边城。

丰收的喜悦还没有退去。

田玖等人就带着五千匹战马、五千头牛和数百车西域特产回来了。

声势浩大的队伍,立即引来边城五卫军属们的围观:

“你瞧,你瞧!领头的那不是田参将么?看他那红光满面的样子,可不像是去西域的沙漠里吃了苦头回来的!”

“你是不是睁眼瞎呀?上回人家送了那么多大尾羊回来,这回带回来的胡马和牛数量也不少,说明甚?说明关西七卫地界儿可比昂们以为的富得多。”

“快看,快看!那几十匹毛色像缎子的,是不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昂滴乖乖,昂活了大半辈子就没见过这般俊的马!”

“一看就是价值千金的宝马,与草原上的矮个子不是一个品种的!这回骑兵营的小子们又要高兴疯咯。”

“悔啊!昂肠子都悔青了啊!当时昂们旗长想让昂儿子去关西的,结果他婆姨不想离娘家太远。要不然”

要不然,也轮到他们家发财了!

以上是,那些当初犹豫、纠结、最后不让孩子/男人去关西的军属们,在见识到这次送礼阵容时,最真实的心理活动。

谁知道,霸占关西七卫数十年的胡人就那么不禁打呢?

谁知道,那沙漠戈壁滩居然比鞑靼的草原上还多牛马羊呢?

军属们的认知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