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4章(2 / 2)

竹编工艺品去关西。”

真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今年的秋贸会。

朝廷的文官们居然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

心情正好的乾武帝,斜眼看了刚刚点了便宜女婿的几个文官一眼。

话说得一点不客气:

“谁拦着各布政司的商人们去关西行商了?还是镇西大将军不允许江南的丝织品进关西?边贸都开三年了,他们难道还不知道什么商品在关西好卖?”

文官们集体被怼得哑口无言。

不是江南的丝绸商不送丝织品去关西参加边贸,而是他们因为织匠的大批流失,现在给南越一些海商做的出口订单都做得相当吃力。

目前来关西的江南行商,大多都是来进货的。

就拿被江南垄断数百年的文房四宝来说,不仅完全退出了关西市场,还被反向输出了一番。

江南行商:关西的文房四宝确实又便宜又好用,他们能怎么办?

只要市场有需要,他们还得从关西进货!

又有文官进言:

“离陛下亲征西南还不到五年时间,巴蜀布政司的百姓就过上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日子。

这说明巴蜀布政使治理有方!以其之能,合该去浊河中下游年年闹灾的地方历练历练!”

众文臣频频点头:

“臣附议!”

“陛下,向来都是能者多劳!”

“陛下,该给年轻人多一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乾武帝:这些老油条们确实是懂得避重就轻,转移话题且祸水东引的。

秋收刚结束,他还等着今年十五个布政司给他送来各地的粮食产量,好用来给甘大将军升官加爵呢。

真是没想到,大将军如此能耐,一己之力创下了朝廷今年六到七成税收。

而这些老油条们呢?

不仅眼瞎装看不到甘大将军的政绩,还看上了巴蜀布政司这一块肥地!

竟想让他的便宜女婿腾出这个么位置,跑去穷地方扶贫?

当他是死人么?

他如今可正值壮年。

后宫这三年,十几个宫妃陆续给他生了四个皇子和两个公主!

他们老赵家,终于在他这一代实现了人丁兴旺。

嗯,这里头当然有关西那些好药酒的功劳!

他且都记在心里呢。

乾武帝故作沉思了半晌,才道:

“众爱卿言之有理!不过,朕以为,雍泰朝的经济中心还要看江南!现在江南的支柱产业持续走下坡路,确实需要一个年轻人去换换思路了”

众文官:“”

完了,完了。

祸水东引不成,变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看来,远在巴蜀的嫡长公主在陛下心中的排位不减。

且甘明福这个存在感不强的驸马爷,被爱屋及乌了。

见刚还振振有词的文官们,一副哑巴吃了黄连的模样,乾武帝在心里腹诽:

甘明福是亲女婿,还是外孙女和小外孙的亲爹,自己又是个上进的,他这个老丈人不偏他还能偏外人?

恰好。

他对江南一年更比一年少的盐税,很是有意见。

早就想换个自己人了。

只可惜,武将们鲜少有像甘大将军这般全能的。

要是派那些杀才去江南,还不知会整出什么幺蛾子。

他相信以自家女婿的能耐,用不了几年,江南的税收指定能翻几番

数千里之外的巴蜀布政司。

甘明福莫名的连着打了数个喷嚏。

下衙后的他,走在锦官城的街道上,熟悉他的商贩们纷纷和他打招呼。

甘明福来巴蜀之前,只有几年在军营里做沙盘、搞城建的经验。

他还是上任后才慢慢学着做官的。

当官的套路,参考了不少关西的做法。

总结起来就是,让大部分人吃饱饭,然后先让少部分人在官府的扶持下先富起来。

有了样板在前,跟风的百姓自然少不了。

茶叶就不用说了。

这是巴蜀的拳头产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