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见到曹茵和其家人,双方见礼,孟氏交代丫鬟们上茶上点心好生招待武氏她们,带着曹茵去了东厢禹孟琅的房间。
&esp;&esp;曹茵拿着药箱跟在知府夫人身后,头一直低垂着,主打一个非礼勿视的姿态。
&esp;&esp;进到房间内,孟氏挥退了在外间服侍的婢女,曹茵嗅着房间里熏香的味道,依旧低头不语的跟着知府夫人进了里间。里间的香味愈发浓郁,味道倒是不难闻,甚至曹茵在其间嗅出了几味名贵香料的气味,但是,对于一名已然昏迷的患者来说,这香,怕是还不如不点。
&esp;&esp;曹茵坐在床边的红木雕花绣凳上,将药箱放在脚边,给伸出水红纱帐外的皙白胳膊把脉。
&esp;&esp;知府夫人的眼睛一直盯着曹茵脸上的神情,半点都不敢移开。
&esp;&esp;曹茵脸上神情没得变化,往病人看去时却被纱帘阻拦,说:“如此纱帘隔着我没法观病人的神色,无法给其左手把脉更无法诊治。”
&esp;&esp;孟氏挥了挥手,便有候在一旁的丫鬟上前将纱帘打开,又有那贴身服侍的丫鬟脱了鞋上|床将昏睡的小姐扶起来,并将其左手伸出来。
&esp;&esp;这样一番动作,曹茵总算看到了掩在薄被之下如同怀胎四五月的肚子,但也就是一眼,她很快收回视线,闭目给左手把脉起来。
&esp;&esp;另一边的孟氏也趁机询问嬷嬷这一路的情况,毕竟郎中带着一家人看诊的情况实属不多见。
&esp;&esp;汤嬷嬷将这趟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孟氏附在她耳边轻声交代了几句,嬷嬷出了东厢房。
&esp;&esp;而这边的曹茵也出了诊断结果,没想到误打误撞的,大娘子和这位知府家的嫡女竟然都得了鬼胎之症,也好在之前有治疗大娘子的经验所在,不然就算是知府夫人让她治疗,她也心有胆怯。
&esp;&esp;毕竟这位嫡女的身体状况不如大娘子,大娘子有老东家开的补气血的药养着,虽不能治愈鬼胎,却也温养着,而这位嫡女应是平时不敢看郎中,所以身体亏空的厉害,眼下的昏迷不醒,也是因亏空而导致。
&esp;&esp;孟氏见她一直没说话,着急问道:“不知小女因何昏迷,可有医治的法子?”就这么人事不知的昏睡着,她内心十分不安,生怕就这么睡过去。
&esp;&esp;曹茵看向知府夫人,她保养得宜的脸上挂着担心,对于这位知府夫人书中着墨并不多,只知其在嫡女身亡后便一心礼佛,连庶女顶替了嫡女的婚事嫁去京中也没管,但又在得晓嫡女之死有庶女的手笔时安排人来刺杀庶女。
&esp;&esp;可见是个十分疼爱女儿之人!若是能得她的相助……
&esp;&esp;曹茵:“小姐的身子因这一年来的患病已然亏损不少,故而才会昏睡不醒,若想醒来,需先施以银针,再来补因病而亏损的气血,至于根治,得先将气血补充后再看。”
&esp;&esp;她这一番话意外安抚了知府夫人的心,起码不是不能救,这就好!
&esp;&esp;孟氏挥手:“你们都下去吧。”除却床上的那名外,其余人都退出了房内,房门合上那一瞬,孟氏看向曹茵:“不知小娘子刚才的话语可是真,我儿真能根治?”眼中的期盼和言语中的激动完全不加掩饰。
&esp;&esp;曹茵斟酌道:“她身子亏损不少,想要根治只能先将身体养好再行诊断,不若我先唤醒小姐?”话可不能说太满。
&esp;&esp;孟氏点头,曹茵从药箱里拿出银针包,拿出银针在丫鬟怀中的小姐身上扎上了几针,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半刻钟后,禹孟琅悠悠转醒,发现对面坐着一名陌生女子,她下意识的将滑落到腰际的被子扯上身盖到鼻子之下,自她患病来,已然很久没能跟外人接触了,醒来后见到陌生人在身边,她难免惊讶。
&esp;&esp;曹茵眼角余光捕捉到这一幕,却视而不见,只低头从药箱里拿出纸笔,去到房间中间的圆桌旁,写起补气血的药方来,“小姐的身体亏空的厉害,我先开副大补的房子进补三日,三日后复诊后再来开方。”
&esp;&esp;她们这边进展的十分顺利,而同在侧院的禹秋双听着丫鬟打听来的消息,“所以今日汤嬷嬷坐着马车出去又回来一趟,领进府来好些人?其中便有上回去药铺坐诊的小娘子?”
&esp;&esp;“是的,主子。”丫鬟低垂着头,回话道。
&esp;&esp;“我知道了,你下去吧。”禹秋双垂下眼帘,将不安隐于其中,上一世的红涵不仅不会医,这会儿更是不知被人牙子贩卖到了哪里,而上一世虽然她没有跟随嫡母和嫡姐来这武义县探亲,但也知道这趟探亲回去没多久嫡姐便病故了,她才在父亲的安排下替了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