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9章(2 / 3)

手炉:

&esp;&esp;“是从你那儿拿的。”

&esp;&esp;前太子的余党不多,朝中多是打着对方旗号行事但兴怀叵测的人。但这不代表前太子党就彻底烟消云散了,至少还有受过对方恩惠的臣子在。

&esp;&esp;朝中有些人是比较现实的,一个死去二十年的人,早就不惦记了。可也有人更长情更记恩一些,这么多年还是愿意为太子唯一留下的孩子奔走。

&esp;&esp;秦政借用了六皇子的名号,从太子余党手里弄到了不少资料。那头并不知道问他们要资料的并非六皇子本人,全是在为旁人作嫁衣。

&esp;&esp;扶苏了然:

&esp;&esp;“这倒是个不错的渠道,可惜他们受太子恩惠,恐怕不太愿意转投他人。”

&esp;&esp;随即沉吟了片刻,补充道:

&esp;&esp;“我寻个机会见他们一面好了。”

&esp;&esp;有些人并不是真的记恩到完全不肯投效旁人,只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第一意向是恩人之子。

&esp;&esp;还有一些则是真的非常感恩,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原则。

&esp;&esp;但无论哪一种,只要六皇子自己发话,应该都能把人拉拢过来。

&esp;&esp;他只要把自己的体弱多病展现出来,让诸位意识到太子嫡子确实没法成事。这时再告诉他们,自己和二皇子是一伙的,希望以后二皇子上位,就大有可为。

&esp;&esp;这些人无非就是会一直盯着二皇子,看他是否当真对六皇子好。

&esp;&esp;这一点扶苏完全不担心。

&esp;&esp;秦政成竹在胸:

&esp;&esp;“不急,慢慢来。”

&esp;&esp;让这些人扶他上位,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在皇位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哪怕扶苏自己开口,也会有人不肯听他的退而求其次。

&esp;&esp;历史上不少人造反其实都是被属下势力强行推上去的,自己并没有那个意思。不造反、不再进一步,自己和下属都得玩完。

&esp;&esp;所以不是扶苏开口就有用的,还得防备那些人自作主张。

&esp;&esp;秦政觉得,等他继位后再联络要更稳妥一点。那个时候皇帝是他,哪怕那些人裹挟着扶苏要篡位,他都能压下去,不牵连儿子。

&esp;&esp;现在的皇帝可不是他,大权也不在他手里。万一那些人搞个逼宫什么的,帝后就有正当理由处死六皇子了。

&esp;&esp;扶苏撑着下巴侧头看父亲:

&esp;&esp;“我记得唐太宗的太子造反,他舍不得杀太子,只把人流放了。原本还想拖着不让太子上路,就留在身边,迫于朝臣压力不得不放人离开。”

&esp;&esp;秦政知道他想说什么。

&esp;&esp;阿苏最爱和别人对比了,每次对比完发现还是自己最受宠,就会高兴很多天。

&esp;&esp;秦政提笔在白纸上写下免罪诏令:

&esp;&esp;“李世民要听臣子意见,朕又不用。若有人敢逼迫朕将你流放,朕就把他流放了。”

&esp;&esp;说着把那张白纸放到儿子跟前:

&esp;&esp;“拿去吧,赦你无罪。”

&esp;&esp;扶苏笑得眉眼弯弯:

&esp;&esp;“陛下英明!”

&esp;&esp;他爱惜地把只是一张纸,根本算不上诏书的东西收好。诏书须得用特殊的载体书写才行,哪怕不用那个,也得来点血书啊、大印啊,总之不能这么儿戏。

&esp;&esp;可扶苏不在乎,他只是想撒个娇,让父亲亲口说他就算遇到一样的事情,也不会落到唐太子的下场就满足了。

&esp;&esp;秦政让他自己回去找大印盖上,末了又道:

&esp;&esp;“朕这样可算不上英明,他们要骂朕是昏君了。”

&esp;&esp;扶苏轻哼一声:

&esp;&esp;“谁有证据说我造反?没有证据就是在污蔑我,有证据就销毁证据,所以还是污蔑。”

&esp;&esp;秦政饶有兴致地跟他辩论起来:

&esp;&esp;“若是查到证据就销毁,以后如何还能服众?总不能将调查的臣子灭口。”

&esp;&esp;扶苏诡辩道:

&esp;&esp;“父亲肯定是叫蒙卿去查,自然不必灭口。父亲一声令下,蒙卿就会将证据销毁。谁来问都是没有这回事,外臣便不知道曾经有过证据。”

&esp;&esp;造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