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竹林社呢,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社团?”从看到竹林七子的海报开始,李疏梅就对这个社团产生了好奇。
&esp;&esp;姚远逸想了想说:“我所了解的,是一个以国学文化为主题的社团,他们擅长围棋、象棋,也爱好书法,还会弹乐器,都挺文艺的。具体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我就不了解了。对了,我记得,郑奕有一年还给学校拿了一个高校围棋赛冠军,你问问学校的学生,大体都知道。”
&esp;&esp;看来竹林社在学校里是一个比较知名的社团,她的国风特色也独具风采,在李疏梅心里,她代表着美好的存在,何以变成如今的惨状。
&esp;&esp;“姚老师,能不能再仔细回想下,昨晚和今天早上,可能你忽视的细节?这对我们破案非常有帮助。您也知道,如果有隐瞒,这对案情来说都是不利的。”她担心姚远逸“规避”自己的责任,会避重就轻地回答问题。
&esp;&esp;整个后半程都垂着眼的姚远逸,这时慢慢抬眸瞥了李疏梅一眼,“李警官,我知道你们很重视,我也很想帮助他们,但我心里很乱……”他咬了咬唇,缓缓说,“我,我实话说吧,昨天晚上我刚睡下,的确听到了一些声音,像是有人在呼喊,因为下雨,离得又远,声音很轻……平时这些社团的学生也经常夜里聚会,喊叫什么的是常事,所以我根本没有多想……”
&esp;&esp;“是几点,还记得时间?”祁紫山立刻问。
&esp;&esp;“大概是晚上十点左右吧,我平时都是这个时间睡。”
&esp;&esp;李疏梅和祁紫山又互看了一眼,确认没有别的问题了,祁紫山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他,“姚老师,这是我的名片,如果再想起什么,请给我们打电话。”
&esp;&esp;姚远逸接过名片,重重颔首道:“我知道,我知道。”
&esp;&esp;刚站起身,李疏梅又想起件事,忙问:“对了姚老师,实验楼有摄像头吗?”
&esp;&esp;姚远逸道:“以前有,现在没。”
&esp;&esp;“什么意思?”
&esp;&esp;“坏过两回,后来就干脆撤掉了。”
&esp;&esp;李疏梅又问了些细节,虽觉有些奇怪,但也不找不出什么漏洞。
&esp;&esp;第64章 最接近真相的人。
&esp;&esp;询问完姚远逸,两人迅速抵达了区医院,早上应该是七点左右,120到学校将郑奕送往医院,现在九点多了,也不知道郑奕的情况怎么样了。
&esp;&esp;郑奕是这件案子最关键的人物,他如果出事了,对整个案子来说将是雪上加霜。
&esp;&esp;所幸在医院听到的好消息是郑奕及时进行了洗胃手术,目前脱离了生命危险,正在病房休息。
&esp;&esp;于是两人顺利约到了郑奕的主治医生章教授,在章教授的办公室,他声称,郑奕是食物中毒,经过实验室化验,中毒物是砷化物。
&esp;&esp;他简单地概括说:“患者是砷化物引起的急性肠胃炎。”
&esp;&esp;李疏梅并不了解砷化物,便问:“章教授,这种砷化物在生活中多见吗?”
&esp;&esp;“不多见。”
&esp;&esp;“什么情况下能接触到这种物质?”
&esp;&esp;“一些化工厂?”章教授似乎也不确定,也许并非是他熟知的领域。
&esp;&esp;李疏梅决定先了解郑奕的病情,她接着问:“郑奕什么时候能出院?”
&esp;&esp;“目前情况比较稳定,应该三四天就可以出院了。”
&esp;&esp;李疏梅又问了两个问题,没有新的问题了,便结束了走访。
&esp;&esp;出门后,祁紫山对李疏梅说:“如果是学校的化学实验室,这种砷化物应该不难得到。而且大量的砷化物,一般人很难弄到。”
&esp;&esp;李疏梅觉得可能性很大,毕竟这件事发生在学校,离实验室那么近,完全有可能是来自实验室。
&esp;&esp;她微微点头,肯定道:“紫山,还是你脑子转得比较快。也就是说,排查下昨晚谁进过实验室?姚远逸?”
&esp;&esp;她忽然想到姚远逸,因为姚远逸是实验室老师,他对实验室非常了解,进出实验室也很方便,而且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的时间里,他具有时空上的绝对优势。
&esp;&esp;祁紫山道:“姚远逸的确不能排除嫌疑。回头我们可以把各种猜测和曲队说一下。我们是不是去见下郑奕?”
&esp;&esp;现在焦点一定是在郑奕那,郑奕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