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广告位也不是要拍卖的,而是直接提供给镜头模组供应商的。”
刚才也跟着有点担心的刑牧春顿时明悟:
“所以……恒星公司……相当于千金买马骨?”
“从这次各个国家航天部门做出的表态来看,有跟我们合作想法的绝对不止一个欧空局。”
常浩南解释道:
“而之所以没有动作,除了像刚才周总师说的担心咱们成不了事以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航天产业这块的利益确实不够大,很难提供足够的动力……既然如此,我们就用恒星公司来给他们打个样。”
当他再次把视线投向周平建的时候,只看到后者已经从不知道哪掏出个本子开始奋笔疾书了。
“老周你先别急着记……还有另外一件事。”
说到这里,常浩南脸上露出了稍许纠结:
“我不准备用长征火箭来完成这次发射任务……”
周平建瞬间停笔。
刑牧春也满是不可思议地重新抬起头。
“我们国家目前航天发射的准备时间还相对比较长,而三大发射场在整个6-8月份的发射窗口都安排很紧,如果强行在中间插队,那对于火箭生产任务和航天发射任务的干扰都会很大。”
这倒是个现实存在的问题。
实际在常浩南最初定下六个月期限的时候,他们两人就有过相关顾虑。
但航天局方面当时保证,会不惜一切代价,优先保证太空渔船项目的发射入轨。
所以就没提。
“可这次任务的象征性太强,如果用外国火箭发射恐怕不妥……”
刑牧春眉头微皱,似乎是在思考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用外国火箭发射当然不行。”
常浩南说道:
“所以我的想法是,向上级申请,把一枚东风31弹道导弹改造成固体燃料火箭……载荷从弹头换成卫星,然后再换个体积更大的整流罩,从琼省或者粤盛这样靠近赤道的导弹发射阵位上直接发射入轨!”
被hxd拉去看ajor了,请假一天
本来以为可以晚上回去开写。
结果现在看应该是赶不上高铁了。
or2
好在最后亲眼看到了乌纳队被x队给送回家
爽到
火箭的入轨精度就是导弹的命中精度
应该说,基础型东风31并不能算是一种性能出色的弹道导弹。
如果按照早年间8000公里的门槛来分类,甚至只能勉强摸到洲际导弹的边而已。
好在这次任务的难点主要在于飞网机构,就连执行拦截任务的卫星本身也是一次性的,会跟着被捕获的空间碎片一起坠入大气层中烧毁。
所以对于平台的要求并不高,预计的发射载荷也就是100kg左右的水平而已。
只要能做好火箭主动段的能量管理,成功入轨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同时,因为可以在满足一定要求的硬化地面上直接用发射车进行冷发射,也并不需要占据一个宝贵的卫星发射工位,对于现阶段已经接近饱和的发射系统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好消息——
华夏在航天领域虽然起步并不算晚,但长期以来受制于国力所限,向这方面倾注的资源都比较有限。
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例,从92年初立项一直到第一阶段结束,十多年时间的总预算只有区区百亿人民币的量级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精耕细作的方式保证项目进度和发射成功率就已经称得上是奇迹,至于“走量”的问题自然只能放到次要地位去考虑。
发射次数少,经验自然就少。
经验少,为了保证成功率,就要用更长时间进行更细致的准备。
因此在目前这个阶段,华夏三大发射场的航天发射周期都相当漫长。
像2004年下半年内发射7次,就已经是突破极限、值得专门发文庆祝的“超频”水平。
而冷战巅峰期美苏那种几天一次发射任务的疯狂频率,在当年的华夏看来几乎就跟科幻电影一样。
其实原本,华夏国内本身也没有太多的卫星发射需求,和发射能力之间的矛盾还不算太明显。
真要说起来,还是常浩南自己在进入新世纪以后,通过海洋一号和青鸾星座两个项目,强有力地推动了华夏在航天应用领域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对于在轨卫星数量的需求。
某种程度上的作茧自缚了属于是。
总之,在常浩南把这个想法写成报告提交上去之后,几乎是一路绿灯地得到了批准。
并且是由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殷良兴亲自负责和他对接。
与很多国企那种一把手负责管,二把手负责具体业务的模式不同,这位殷良兴总经理是实打实的专业出身。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