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中东老乡的作战视频已经几乎成为了“现代化战争”的代名词。
相比之下,华夏这边的公开宣传当中,却没有出现过太多与无人机,特别是大中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有关的内容。
难免让部分吃瓜群众感到些许落差感。
而现在,虽然只是在地面上看到,但那接连出现的三个方阵、二十几架无人机可都涂得是陆军或者空军的现役涂装,毫无疑问已经证明了一切——
我们并不是没有,只是不拿出来宣传而已。
只有站在高处观礼的常浩南还觉得有些遗憾。
“有点可惜了……”
他咂咂嘴,对刚才那位空军领导吐槽道:
“其实按照我们目前的技术,是完全可以让无人机……至少是其中的中大型无人机形成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而且以平直翼为主的构型也更适合进行低空慢速飞行,像这样拉在平板车上面展示,总归还是差点意思……”
“可别……”
后者摘掉大檐帽擦了擦汗:
“单靠卫星的话,数据通量虽然足够但是信号发射精度不够,一定范围内出现多架同型号无人机很容易导致相互干扰,至于其他手段……我们之前倒是利用中继通信机成功尝试过,但今天首都上空的航线管制情况和电磁管制情况都已经够复杂了,还是稳妥点好……”
常浩南本来想说,飞编队这种事根本不用对几架飞机分别进行操作,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统一控制就行,但思索片刻之后还是作罢。
今天这种场合务求万无一失,任何涉及到安全方面的问题,都肯定是保守再保守。
更何况无人机的体量普遍偏小,真飞在天上反而看不清楚,效果没准还不如弄个车拉着走。
也就在这个时候,随着一阵尖锐的轰鸣声逐渐响起,东方的半空中由远及近地出现了八条四色彩烟,由远及近向检阅线延伸而来。
几秒钟后,九个黑点渐次出现在现场观众的视线当中。
除去八架隶属于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歼10y表演机以外,还有一架为首的空警2000预警机。
这下子,就连常浩南都觉得有些意外——
按照惯例,一般是所有地面装备方队展示结束之后,才会轮到空中编队出场。
于是赶紧翻开了手中攥着的一本小册子。
在入场之前,礼宾组给每个观礼人员都发了一份纸质材料,上面写着进场和离场的时间、方式,以及本次庆祝活动的具体项目安排。
但常浩南这个位置根本不用考虑进场和离场的问题,所以就一直揣在兜里没管。
现在仔细一看,才发现本次阅兵的顺序果然做过调整。
空中编队的出场时间被夹在了“一般地面装备方队”和“战略武器方队”之间。
旁边的首长也看出了他的疑惑,半开玩笑地解释道:
“这个安排确实有些别扭……不过说到底还真就跟小常同志你有关。”
常浩南翻页的动作猛然一滞:
“啊?”
十年前的国庆五十周年纪念阅兵,他倒是参与了一部分仪式内容的设计。
但这次,绝对半点都没插过手。
甚至在今天之前,都没腾出时间去仔细了解过。
否则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毫无准备了。
面对常浩南的不解,对方却只是神秘一笑:
“我们准备把最大的惊喜留到最后……”
……
相比于十年前需要迫切展示肌肉的局面来说,华夏如今的外部环境已经好了不是一点半点,因此并没有把刚刚首飞不到一年的两架歼20技术验证机给弄过来,而是完全采用了现役装备。
也导致前面几个作战飞机编队都显得有些平平无奇,无非是歼11、歼10、歼轰7和轰6组成的老四样,只有作为空中加油机、与歼10编队出场的几架运9在现场掀起了些许波澜——
尽管镐飞集团在宣传材料中一直提及运9具备直接改装空中加油机的能力,但此前一直没得到更具体的证据能够证明此事,现在也算是一项实锤。
但总归还是感觉少了点惊喜。
甚至连看台上传出的快门声都变得稀疏了不少。
这一次,反而是隔着屏幕看直播的观众们率先享了福。
得益于空中摄像机更好的机位以及更强的变焦能力,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比现场更加丰富的细节。
在热度已经突破天际的国庆阅兵词条下,实时讨论量正以每秒上千条的速度飙升。
军事博主“战隼观察”更是连发三条长文:
【注意看歼-11编队!最后一组9架飞机的雷达罩颜色从黑色变成了更浅的灰色,外形轮廓也跟前面18架有所不同,而且右侧垂尾尖端、两侧边条前端以及左侧进气道外侧都分别出现了一组新的刀状天线,应该是一种不同于歼11b的更新改型……】
相比之下,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