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版主>情欲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7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73(2 / 3)

航空兵出动了强大的电子战飞机,完全压制了演习舰队的通信、雷达和指挥系统,对方演习舰队为避免在信息劣势下遭遇不测,只能先行撤离……

……

常浩南滚动着鼠标滚轮,浏览着这些或激情澎湃或煞有介事的分析,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不得不承认,吃瓜群众们的想象力是足够丰富的。

只不过,还没有人接近那个真正的答案——

一架在四万米高空以接近五倍音速掠过航母头顶的黑色幽灵。

实际上,就连无侦8这个型号的存在都还是一个秘密。

至于其中的乙号方案,知道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就在常浩南准备关掉网页的时候,桌上的内线电话突然响起铃声。

来自火炬实验室的门卫。

有一名来自空军的郑将军刚刚乘车抵达实验室园区,说是预约好了和常浩南见面。

自然是郑良群。

很快,一个身穿蓝色常服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身后跟着两名精干的警卫和一名提着公文包的年轻干事。

“郑参谋长,快请坐。”常浩南起身相迎,示意会客区的沙发。

俩人已经十分相熟,但对方此行是为正事而来,自然要在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警卫和干事则默契地停留在门内合适的位置。

简单寒暄几句之后,郑良群切入正题,神色郑重:

“常院士,我这次来,首要任务是代表指挥机构,正式向你表达感谢……这次事件当中,你提供的帮助,特别是针对竺可桢号声学干扰系统的方案指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他身体微微前倾,强调道:

“根据事后对苍龙号声呐数据的还原分析,他们在遭受干扰后完全迷失了方向感,错将一片坚硬的岩石当做隐蔽通道,一头撞了上去,才最终被迫上浮。”

常浩南听完,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

“说实话,我当时设计那个波形序列,核心目的只是制造混乱,干扰他们对真实地形的判断,至于目前的结果……估计是干扰声波信号与当地特殊的水下地形耦合所导致……纯粹是巧合,是概率学上的小概率事件……”

郑良群听着,面上点头表示理解,但眼底深处那份“我懂,我都懂”的神情却丝毫未减。

他显然更愿意相信,一切都在对方的计算之中。

这种美丽的误会已经发生过太多次,以至于常浩南已经无法彻底澄清。

“不管怎么说,结果是圆满的。”郑良群也不准备在这个细节上纠缠下去,而是话锋一转,“这次事件也让决策层意识到了水下暗战的激烈程度,上级已经拍板,要提前、加速建设南海水下固定监听网络。”

他伸出三根手指:

“初步规划,要在十五个关键水道和战略节点,布设大型固定式声呐阵列。其中三个最核心、最敏感的区域,会参考本次经验额外加装专门的声学干扰站,提高域外国家潜艇在我们家门口活动的难度。”

“这是好事!”常浩南眼睛一亮,“我这边可以提供一些算法层面的思路,让干扰更具针对性,波形更复杂,更难被对方识别和反制……不过具体执行层面,还是得让海军负责具体项目的同志过来对接。”

听到这句话后,郑良群脸上笑容更盛,这正是他此行希望达成的目的之一。

紧接着,他朝旁边的干事示意了一下。

后者立刻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封面上还扣着“机密”字样的红戳。

郑良群接过文件,递给常浩南:“这是此次事件内部技术评估报告的摘要版,包括上头的最终定性结论,算是我个人的一点谢礼。”

常浩南没有搭话,只是翻开快速浏览。

报告用了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浓墨重彩地阐述了无侦-8在整个事件中发挥的“战略威慑”和“情报获取”双重核心作用。

包括从它由轰-6s发射,到高空高速突防,再到在美舰队头顶的“无害通过”,最后安全返航带回关键数据的整个作战过程,还在最后高度评价了无侦-8的未来应用潜力。

郑良群也注意到常浩南的注意力停留的位置,顺势转移话题:

“这四倍音速的无人机就能实现如此效果,如果未来吸气式的高超音速武器列装服役,恐怕能让对方在第二岛链都不敢随便活动。”

后者当然听得懂弦外之音。

无非是想问问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制进度。

“吸气式高超的进展还算顺利。”他合上报告,总结道,“气动布局、结构强度、飞行控制系统这几块都比较完整了,地面模拟试验和部分分系统的试飞结果也都达到了预期,现在只剩下一个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算是最难啃的骨头。”

他微微皱眉,手指在沙发扶手上点了点:

“进气道在超燃状态下的激波控制、燃烧室在亚燃/超燃模态转换瞬间的稳定性和燃烧效率……这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