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便还是咬牙踏出了自己居住的小楼。
一号区那边大部分是男人,她们不太敢去,便停留在四号区。
白天,四号区只有女人和小孩,还有老人。
韩玉裳是从宫里出来的,最会和人打交道,不多一会儿便与厨娘杜芳和帮工林巧儿等相熟了起来,也知道了她们的来历,不由得大吃一惊。
大家都是明朝人,倒是很有共同话题。
在知道大明很快便亡于起义军以及鞑子之手时,姐妹俩也免不了心情有些复杂,哭了一场。
既有悲伤惆怅,又有解脱惘然。
看到她们哭,杜芳等人也难免勾起了一些往事和思乡之情,也掉了几滴眼泪。
“好了好了,不伤心了。”杜芳擦了眼泪,安慰她们,“现在咱们到了这儿,也是老天爷垂怜。以前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不想了。接下来大家都向前看,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向家村其他妇人们也都点点头。
她们来了这么久,那些伤痛的情绪已经早就变淡了。
一位妇人就笑着说:“现在你若是说可以回到过去,即便是回到不打仗的时候,我也是不会回去的!”
林巧儿噗嗤一笑:“赖也要赖在这儿,对吧?”
“那可不是!哭着去求路小姐让咱们留下来。”
大家都笑了起来,空气里的氛围也变得轻快起来。
“哎哟,不和你们说了,我得要去上课了。”刚那位妇人看了看墙上挂着的时钟,慌张站起来,“赵老师估计已经到了。”
和她一样要去上课的几个妇人连忙站起身来:“走走走,这个周末还要小考呢。”
韩玉裳韩云裳这才知道,此间主人竟然是特意请了老师来教这些妇人认字!
于她们而言,这简直让人震惊。作为女官,她们当然识字,但即便是宫中,粗使宫人们也大多都是目不识丁的,主人们也对此没什么意见——这又不影响她们干活。何必要费那么大功夫来教她们认字读书呢?
“哎,你们以后就懂了。这不认字啊,在这儿可不好办。”妇人说道。
几人匆匆地走了。
姐妹俩也好奇跟过去看了一下,这才发现教她们的夫子竟然也是个姑娘家,年轻得很。她们在后面静静旁听完了整节课,发现虽然这些妇人们学起书本来十分缓慢,但是夫子却没有丝毫的不耐心,反复讲,而且言语间并没有任何轻视之意。
为什么?韩玉裳有些不懂,她们不过就只是一些厨房帮工,不是吗?
“姐姐,此间或许真和宫中不同。”出来后,韩云裳悄悄说,“也与大明不同。”
她说不上是因为什么,但她因此而觉得放松,甚至有点欢喜。
韩玉裳沉默了一瞬,说:“这是好事。”
两人对望一眼,都能明白对方的心思。如这些妇人一样,她们也想要留下来!
因此,在遇到了路晓琪之后,两人便积极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她为这个古镇做一点事情的愿望。
路晓琪也没想到她们如此热爱工作,不愧是女官出身,这自我恢复和重建的素质就是强!
她挠了挠头:“两位可会做衣裳?”
韩玉裳点点头:“自然是会的。”
韩云裳有些骄傲:“姐姐入宫前便是绣庄里数一数二的制衣娘子,入宫后,她做的衣裳深受贵人们喜爱,最后才领了尚服一职。”
宫中多少娘娘的衣裳都出自于她们姐妹俩之手。
“那可太好了!”路晓琪大喜,“那不如,你们先把咱们的工作服给设计出来吧!”
不单单是文化衫,古镇若是开业的话,镇子里负责接待的客服人员也都是要统一制服的,还有各个部门的制服,比如清洁工人怎么穿?npc们怎么穿?穿哪个朝代的?
她觉得如果要和古镇风格搭配得上的话,除了npc之外的人,工作服最好也得要有点古风元素在,这以两姐妹的能力应该不难做到。
“具体的要求到时候会有人和你们对接。你们这段时间先了解一下现在汉服的概念和现代服饰的特点……也不着急,可以慢慢来。”
她边说,韩氏姐妹俩就边点头。
她们不担心活多,只怕没活可干。
……
几天后,张仲景的诊堂“回春堂”就在古镇二号区的一角悄然开业了。
诊堂里面很简单,就是拿原本对外营业的铺子稍微收拾了一下。往好听点讲,这是古代极简风,但宇文恺给他写了牌匾,向齐给他修了桌椅,路晓琪还买了盆景。这几样东西摆进去,便也有了点陋室铭的意境。
路晓琪带张仲景去看:“这是暂时的地方,比较小。真正的诊堂马上就给您安排装修,等开业后就能搬过去了。”
这儿相当于往后诊堂的门脸。
她很重视这件事情,把二号区靠里面最大的一间铺子都划给了张仲景。路晓琪希望后期能有其他的医学大家也能被自己召来,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