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埋怨。没有了人照顾,邓弥学着自己处理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几乎从不麻烦府中的仆从婢女,她觉得独自过活也没有什么,正要去安慰宣夫人,宣夫人却没给她开口的机会,宣夫人神态凝重,嘱咐了她次日早起,说要带她去见一个人。二月初一的清早,邓弥站在城西永昌里一座僻静的宅院外,非常茫然。“如果里面的人肯留你,你就乖乖待在这里。”宣夫人盯紧邓弥的双眼,告诉了她这样一句话,然后她松开牵着邓弥的手,亲自上前去敲门。
来应门的是个胡人少年,高高瘦瘦,十五六的年纪,短发,灰褐短衣。宣夫人低声跟胡人少年说了什么,胡人少年抬头来看邓弥,点头关闭了院门,不多久又重新过来打开,请宣夫人和邓弥入内。庭院不算大,但布置齐整,种了许多花草树木,地面泼有水渍,打扫得干净,一点枯枝残叶都不曾有,人走过去的时候,惊跑了一只黄狸猫。宁静的屋子里立满了书柜,书柜上被满满当当的竹简和籍册塞满了。胡人少年在前面走,引着客人到了屋子中央的一方小室,那是被四面书柜围出来的四方空间,陈设简约,除了两张书案、几座烛台以及散落或堆积的典籍,就基本看不见别的什么了。胡人少年朝大书案的方向喊了一声:“师父。”“唔?”一张倦意的脸从堆积如山的竹简后冒出来。邓弥略惊了一跳,不光是因为没想到书简后藏着一个人,更是因为那个人的样貌——那也是个胡人!深邃的五官,卷曲披散的黑色长发,看上去,倒是个面目还算英俊的中年人,只是一脸胡子拉碴的模样,委实显得潦草了。宣夫人躬身,启唇轻道了一声:“安侯。”邓弥正讶异,此处是什么地方,此胡人是何人,冷不丁却见母亲态度这般恭敬,不由得疑窦更深。“哦,来啦?”书案后的人一边起身一边道,“就是这个孩子?”中年胡人扯下披在肩上的外袍,顺手抽了一张纸,经由邓弥和宣夫人面前,他走向旁边的小长案,推落案头的书册,将纸平铺在长案上,再示意邓弥道:“你过来。”邓弥懵里懵懂走过去。中年胡人说:“听说你念了不少书,现在你就默写《大学》中‘大学之道’至‘则近道矣’一段罢!”邓弥回头看宣夫人,宣夫人向她点点头。于是邓弥揽衣端坐案前,提笔蘸墨,开始书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执纸张观阅罢,中年胡人笑逐颜开:“嗯,好字,好字!小小年纪,学问也不错,那——便留下吧。”宣夫人亦喜而拜:“多谢安侯。”眼瞧着母亲转身要走,邓弥着急追上去:“阿娘!”宣夫人回头望着她:“别忘了进这里之前,我与你说过什么。”邓弥僵愣止步。宣夫人由胡人少年送出去了。“以后称我为师父。”中年胡人道,转面见邓弥蕴泪于眶,大为吃惊,“哎呀,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愿意留在这里吗?”邓弥望着对方和善的脸,忍不住哽咽起来:“我,我娘没告诉我要留在这里做什么……”邓弥其实不敢哭,所以努力忍着,没让眼泪落下来。中年胡人见她样子可怜,蹲下身来安慰她:“莫怕,这里是我家,我在翻译经书,需要一个汉字写得好的帮手,你娘听说以后,就向我推荐了你。”邓弥半信半疑。“怎么,你娘没对你说明是为何来此吗?”“她只说,如果你肯留我,就让我乖乖待在这里。”“这个宣夫人哪,太急于让孩子独当一面了……”说话间,胡人少年回来了。中年人起身道:“哦,来来来,给你介绍,这位是你师兄安遥。”胡人少年温和一笑:“师弟。”邓弥迟疑着作揖见礼。中年人将邓弥推给安遥:“带他去熟悉熟悉坏境吧。南面那间小屋收拾出来给他住。今日先歇着,不用再过来了。”“是,师父。”安遥领师命将邓弥带走。邓弥跟着安遥往外走了几步,忽然就停了下来,她心中有疑惑,很想等到解答:“师父,我阿娘称您为‘安侯’,您是我们大汉的侯爵吗?”闻言,中年人不禁笑了,少年安遥也立在旁边轻声地笑。“我是一个外族人,怎可能享有大汉的封爵?”中年人声音沉稳,笑意舒朗,“‘安侯’不过是他人的敬称,因为我……曾是安息国的太子。”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