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感叹了一声武三娘为了孩子用心良苦,自己与之相比差之远矣,随即陷入了沉思。杨过坐在一旁也不做声,眼珠在众人之间滴溜溜乱转,看看武家兄弟,瞧瞧黄蓉,又瞅了一眼懵然不知众人所云为何物而无聊发呆的郭芙,咧嘴无声的呵呵一笑;陆无双虽然也大概听出了武敦儒、武修文一唱一和的言下之意,却并不吱声,静静的低着头仿佛没有听到一般,仔细翻看手里的一本医书。
以黄蓉的聪慧,自然在武敦儒那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出口就猜出了其中意味,更何况武修文又讲了那么一个明显的故事,虽然是借口朱子柳教育武家兄弟,但其中深意在自己这里不是正合适么?看来自己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自己如此放纵芙儿,表面看着像是爱她,实则是害了她。江湖之险恶自己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自己和靖哥哥能保护得了芙儿一时,却保护不了她一生一世,如果哪天出了意外,芙儿这样的性子,又是一无是处如何能在险恶的江湖中生存下来……黄蓉越想越恐怖,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敦儒、修文,师娘在这里谢过你们了。”黄蓉既然被点醒,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决定不在错下去,对于武敦儒和武修文兄弟二人,不管他们是有心提点,还是无意提及,黄蓉都要诚心感谢武家兄弟。
“弟子不敢!师娘为弟子们解惑、授业、传道,弟子们感激还来不及,怎么当得起师娘的谢字,师娘折煞我们了。”武敦儒和武修文连忙抱拳施礼连声道不敢当。
黄蓉既然知道了教育郭芙的利害所在,在深思熟虑之后自然决定狠下心来改变对郭芙的教育方式,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一点点逐渐改变,潜移默化的影响郭芙,这是一项艰巨而旷日持久的任务……
接下来的日除了郭芙有些小小的不如意之外,其他人依然如常习文练武,武敦儒和武修文与音乐上天赋上佳,而且还有前世的根底在,所以上手很快,短短时间里已经吹得一手好萧,连黄蓉都大为赞叹他们进步神速,其他各类杂学因为前世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方方面面都有所接触,即使没有研究过的,但也不经意间知晓不少,比信息闭塞,知识传递速度慢、范围小的古代人自然不能同日而语,所以在黄蓉看来武家兄弟二人样样都学得很快。而郭靖目前教的都是些基本套路,简单的拳法、剑法、身法,更加难不倒武家兄弟二人。
古代有个纪昌练箭的故事:甘蝇是古时候的一位射箭能手。他只要一拉弓射箭,将箭射向野兽,野兽就应声而倒;将箭射向天空飞翔着的飞鸟,飞鸟就会顷刻间从空中坠落下来,从不虚发。只要看到过甘蝇射箭的人,没有哪一个不称赞他是射箭能手,真是箭无虚发,百发百中。
甘蝇的学生叫飞卫,他跟着甘蝇学射箭非常刻苦,名师出高徒,几年以后,飞卫射箭的本领赶上了他的老师甘蝇。后来,又有一个名叫纪昌的人,来拜飞卫为师,跟着飞卫学射箭。
飞卫收下纪昌作徒弟后,对纪昌学习射箭很严格严!刚开始学射箭时飞卫对纪昌说:“你是真的要跟我学射箭吗?要知道不下苦工夫是学不到真本领的。”纪昌表示:只要能学会射箭,我不怕吃苦,愿听老师指教。于是,飞卫很严肃地对纪昌说:“你要先学会不眨眼,做到了不眨眼后才可以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为了学会射箭,回到家里,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面,两眼一眨不眨地直盯着他妻子他妻子织布时不停地踩动着的踏脚板。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心里想着飞卫老师对他的要求和自己向飞卫表示过的决心。要想学到真功夫,成为一名箭无虚发的神箭手,就要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这样坚持练了三年,从不间断;即使锥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边,他的双眼也一眨不眨。纪昌于是整理行装,离别妻子到飞卫那里去了。飞卫听完纪昌的汇报后却对纪昌说:“还没有学到家哩。要学好射箭,你还必须练好眼力才行,要练到看小的东西像看到大的一样,看隐约模糊的东西像明显的东西一样。你还要继续练,练到了那个时候,你再来告诉我。”
纪昌又一次回到家里,选一根最细的牦牛尾巴上的毛,一端系上一个小虱子,另一端悬挂在自家的窗口上,两眼注视着吊在窗口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看着,看着,目不转睛地看着。十天不到,那虱子似乎渐渐地变大了。纪昌仍然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他继续看着,看着,目不转睛地看着。三年过去了,眼中看着那个系在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又渐渐地变大了,大得仿佛像车轮一样大小了。纪昌再看其他的东西,简直全都变大了,大得竟像是巨大的山丘了。于是,纪昌马上找来用北方生长的牛角所装饰的强弓,用出产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转睛地瞄准那仿佛车小的虱子,将箭射过去,箭头恰好从虱子的中心穿过,而悬挂虱子的牦牛毛却没有被射断。这时,纪昌才深深体会到要学到真实本领非下苦功夫不可。他便把这一成绩告诉飞卫。
飞卫听了很为纪昌高兴,甚至高兴得跳了起来,并还用手拍着胸脯,走过去向纪昌表示祝贺说:“你成功了。对射箭的奥妙,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