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痕误差指的是铣刀在运行过程中,因为不能一次加工到底,而进行的接刀痕迹,这代表着插补计算的精度不够。而重合的交点过多说明编程有问题,容易使系统引起误判。
而苏联机床则是一眼看过去就差距太大,仿佛是一个巨人在手足无措的跳舞。不少人都摇摇头,虽然苏联的科技也很厉害,但是他们的机床显然并不在行。
但让人惊讶的则是燎原一号,他们以为燎原一号能够看出来差距,毕竟,这可是夏国的数控系统,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成功的先例,什么东西刚做出来总要有个进步过程吧。
可是当看到那三台样机的时候,不少人都惊住了。
燎原一号的程序是一样的,运动轨迹自然是一样的,他们的铣刀运动轨迹非常科学,非但没有刀痕误差,重合的交点更是稀少,而且流畅的仿佛有韵律感。
如果是跟苏联的一样,像是巨人在笨拙的跳舞,那么三台连在一起的感觉,肯定是笨拙的更加明显,但现在,就连一直在挑剔的何有知都忍不住说:“感觉好像是三个轻盈的小姑娘在跳舞?怎么会这么丝滑?”
同样参加测试的东北机床厂厂长林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了,不敢置信地说:“这么看,怎么觉得还比德国和日本的轨迹更好一些?”
这……太不可思议了吧!
三章合一
东北机床厂的林阳本来只是瞧着这边热闹,许如意的声音清脆透亮,跟着设备闷闷的声音一起传过去,想听不见都难。
说真的,都是干这行的,数控机床大家都接触过,不少厂子里都有,但是,这次对数控机床的测试办法,是真没见过,即便是国内各种刊物发表的相关翻译资料,他也只瞧过有人介绍,英国的一家公司生产的激光干涉仪,可以进行检测,跟这个也不一样。
而他们平时检测一方面是数控机床自检,另一方面就完全凭借工人的经验来判断调试了。
所以,林阳很难不被许如意的解说吸引。
谁不想多学点东西?!
林阳过来,只是想听的更清楚一些,如今却被里面燎原一号吸引了。
说句让人不敢相信的,其实现在看起来,燎原一号甚至比德国的机床更好一些——这倒不是他吹嘘国产产品,而是冲击力的问题。
要知道,三台对比车床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机床厂。
一等品对标车床是来自德国的是米勒兄弟机床厂,这是一家提起并不多的厂商,很多夏国人提起进口机床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日本,但其实,日本的普通机床占据都是中端市场,即便是在数控系统上发力,将美国机床狠狠地压在地上摩擦,但是他们跟德国米勒兄弟比起来,还是不够高精尖。
之所以引进的少,一方面是真的贵,另一方面也是现在夏国的很多工业产品根本用不到这个精度。如今协会居然专门购买了米勒兄弟的机床当做一等品的标准,可是大投资,也能看出一等品的规格有多高。
二等品对标车床则是来自于日本的长崎机床厂,长崎机床厂作为日本前三的机床厂,不但在本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两年,更通过海外设厂,在美国市场表现不俗,已经成为了日本机床代名词。而他们的数控系统,不但自己使用,还出口到各个国家,东北机床厂、东阳机床厂就进口过长崎系统,出产了一些数控机床。
三等品来自于苏联的安德烈机床厂。因为历史原因,夏国的老旧机床很多都是来自于苏联。他们的机床体积大重量大,看起来笨重,精度不够高,不过非常皮实,即便有着二三十年的历史,不少还在服役。
这么多年,他们的机床有所进步,但是比之一二梯队已经落后了。至于数控系统,他们并不缺优秀的数学家甚至是天才,但是他们的研究方向在半导体这里完全跟美国日本走了相反的方向,或者可以这么说,他们跟全世界都走了不同的道路。
这事儿开始讲就要从计算机的发明开始,百年前的计算机使用是晶体管,它是一种玻璃制作的真空管,那会儿一台计算器需要上万个真空管构成。这个技术不但美国有,苏联也有。
但后来,美国人发明了电子管,他们将电子管越做越小,最终将它们装在小小的芯片上,就变成了集成电路,也就是数控系统中用的8位、16位或者是32位微控制器里的重要部件。
而苏联则因为晶体管不会受到核攻击的影响,则继续使用晶体管。晶体管就是玻璃制成的,根本不可能缩小到芯片的大小,所以他们就发现,在半导体行业上,他们实在是无力竞争,最终只能走逆向工程,开始模仿美国日本的芯片。
因此,他们的数控装置有着一种诡异的风格,比日美的要大一些,又比原先的要小一些,好在他们的机床够粗狂,看着倒还好,就是在六台机床上,格外突出。
这样三台设备放在一起,虽然是加工着同一个零配件,但是走刀轨迹完全不同。简单来说就是,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三台机器,大家各玩各的,谁也跟谁不搭界,就跟混战一样。
可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