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掌握了强悍的凉州军团,成为后来巨大的隐患。”
青龙微微一笑:“后面就是十常侍之乱,大将军何进,不知出何考虑,在袁绍的建议之下,调董卓的凉州军进京,准备捕杀这些宫中的十常侍,结果酿成了天下大乱,何进在宫中被十常侍所杀,而袁绍和曹操等人带着城外的西园八校尉军队,哦,这八校尉就是黄巾之乱时,东汉政权下令新组建的一支新军,用来准备替代原来的南北军的中央军团。他们带了这支军队平定了十常侍的叛乱,却无法阻止董卓这头更凶猛的野兽进京。”
朱雀长叹一声:“董卓之乱,彻底地终结了东汉,他带兵进京,屠戮百姓,淫乱宫室,废立皇帝,大汉立国四百年所倚仗的天子威权,荡然无存,而那些在黄巾之乱中有了官职的地方实力派,尤其是关东诸豪强们,这时候打着讨伐董卓的名义起兵,天下彻底进入了长久的战乱。不过,从法理上说,这时候董卓带领的,应该是属于官军性质的朝廷军队,而各关东豪强率领的,则是临时从民众中征募的义军,丁壮吧。”
白虎沉声道:“是的,从军制上来说,就是如此,凉州军团是属于官军的序列,从凉州百姓和各个羌人部落之中征发而来,而且是属于要几年服役,然后退伍的性质,跟汉朝的正式官军一样,服役期内免除税赋,立了功则有奖赏和升职的空间,董卓本人,也是靠着平定黄巾之乱时的战功,坐上这凉州刺史之位的。只不过,他和别的凉州刺史不同的是,他不满足于只呆在刺史府里享受,而是喜欢到各个羌族部落里,跟那些羌族豪帅,酋长勇士们把酒言欢,甚至是比武结兄弟之类,以此换取了这些羌人部落的效忠。”
“因此凉州军团,不止是正常征发的汉人,更多是这些羌人狄人,在东汉承平日久,军力不足的大环境下,这些异族构成的部队更加凶悍,残忍,也是董卓敢于带兵进京,废帝专权的信心所在。”
玄武的眉头一挑:“也就是说,这董卓的凉州兵马,很多是并不符合东汉朝廷正常征兵体制,从羌人那里征来的,对不对?”
白虎点了点头:“是的,本来这些羌人部落居住于西陲,跟关中地区相隔数千里,离中原更远,往往是不可能到中原的,但董卓自从带了他们进了一回关中,甚至是进了洛阳地区后,这些羌人见识到了中原的繁华和富庶,又觉得中原军队不堪一击,于是就开始有了想法,这就是五胡乱华的起源。”
天下大乱源黄巾
玄武微微一笑:“可是胡人和羌人的部落迁入中原内地,可不是董卓开始的啊,小规模的迁进内地是汉武帝反击匈奴时就有了,而大规模的迁入中原和关中,则是从曹操时代开始的呢。要说五胡乱华的起源,可谈不上董卓的那些西凉羌人部落呢,反而他们在整个东汉一代,是不断起事作乱,甚至一度让东汉朝议要放弃凉州呢。”
白虎叹了口气:“羌人自西汉时代起就是开始与中原有了大量的接触和融合了,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河西一带是匈奴人和小月氏这些卢水胡等部落的牧场,直到汉武帝反击匈奴,才把河西四郡收入汉朝疆域,从此也开始了和凉州河湟地区的羌人部落的接触,几百年下来,冲突不断,飞将军李广也有过跟羌人作战的经历,羌人部落人口众多,半耕半牧,而河西甘凉一带的汉人军队和百姓数量上处于绝对的下风,但靠着汉人的强大组织力和关中军队的一次次出击支援,也算是平定了羌人各部多次的反抗,到了董卓的时期,凉州已经算是东汉比较稳定的一块地盘了。”
青龙冷冷地说道:“稳定什么啊,别说董卓时代了,后面西晋时的秃发树机能之乱,还连杀四任凉州刺史,酿成震动天下的大乱呢。”
白虎微微一笑:“那是因为从东汉末到西晋,近百年来中原天下都大乱,小小的凉州失去了强大汉军的压制,这才让羌人部落重新发展壮大,出现了秃发树机能这样的大军阀啊。不过,我想说的是,以军制来说,羌胡部落是部落酋长直接管理,保留完整的部落模式,他们也会一点耕作,识五谷,不象北方草原的胡人那样,几乎完全不会农事,所以董卓为代表的很多凉州刺史,军阀,是结交这些羌人部落豪帅,给他们提供粮草和布帛,以换取他们不作乱,甚至是为自己提供兵马助战,毕竟,这些部落是有很多牛羊和马匹的。”
朱雀点了点头:“就是一种非编户齐民,但处于半雇佣状态的征发异族?”
白虎正色道:“是的,对于这些异族,其实同样有他们的贵族,酋长和部落里的族人之间的关系,后世是随着羌人,胡人大量地进入中原,中原的统治者面临一个如何征用这些部落人马的问题,后面我会讲到北魏,后燕这些进入中原的胡虏国家在胡人部落里的征发模式,而现在,我们还是说说董卓之乱后,三国时期开始出现的军户,这是一种全新的军制。”
青龙笑道:“一直在等你详细说说这个呢,军户制度,是对于以前从六郡良家子,平民百姓之中征发的这个制度的根本性改变,大概也是从此各国军队的构成,甚至是政治制度上也相应地进行了彻底变化,你说的士族失去对军权的控制,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