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1 / 2)

随着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诸华帝国对人才需求日益多样化。高考也逐渐向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倾斜,部分高校开始重视培养与行业相关联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这也是诸华第一中学实行“多学科”和“走班制”的原因。

谢遇安和段祁言在高中阶段就进行了系统的工程学训练,季铭洲专攻生物和化学,江晏清则在经、政、管、商四个领域多点突破。

从去年开始,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及创新精神的人才,以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因此,在部分地区或学校,开始引入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或任务,以评估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力,诸华第一中学的各类实践任务,也是名校提前批招生的隐藏加分项。

温浊宁翻开数学辅导书,一页一页仔细阅读,艰深的数学难题一下子变得通俗易懂。

诸华第一中学的每位老师都有自编教材,他们知道该让学生学什么,也知道怎么让学生学透。

全校名师拧成一股绳,成立顶尖教研组集体备考和押题,帮助这批最努力最有天赋的学生,用半年的时间碾压填鸭式教育整整三年的学生。

所有学生的努力将为后辈争取一个更开明更自主的学习环境,一旦新的教学模式在全国铺开,将推动整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和进步。

为此,老师会用最科学的方式,为每个学生定制复习计划,学生也会在完成老师的任务后,自己买一摞摞的习题进行练习,周末也会组队去图书馆自习。

以江晏清、谢遇安和段祁言为首的学神,已经把市面上能买到的题库全部做了一遍,普通学生也能在三天内写完一本习题。

诸华第一中学的老师花了三年的时间,培养出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模式和自学习惯,这才是比天赋更宝贵的东西。

晚修的下课铃响起,江晏清和温浊宁结伴走出校门,刚好碰到谢遇安和段祁言回家。

“江晏清!”谢遇安停在原地,挥了挥手。

江晏清走过去,“事情办好了吗?”

谢遇安在背后做的事,江晏清多多少少知道一点。

段祁言的母亲是季铭洲的小姑季沁棠,早些年被段父那个出轨又出柜的渣男迫害,险些丧命。

季沁棠回国不久,段父就死于非命,器官进了季家和段家老一辈的身体。

江晏清熟悉季铭洲的手段,不用调查,就知道季铭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器官移植的手续齐全,加上段父罪孽深重,江晏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谢遇安为了改良绣花机,跟随季沁棠学习刺绣,季沁棠将谢遇安视作己出,关怀备至,让无父无母的谢遇安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谢遇安为季沁棠暗中运作,也是知恩图报了。

“办好了,”谢遇安故作抱怨,“你的脑袋里怎么不是学习就是工作呀?能不能想一些幸福快乐的事情?”

江晏清想了想,认真道:“我现在挺幸福的。”

温浊宁眸色沉沉,身子隐在墙边的阴影中,深色的外套与黑暗融为一体。

幸福?

因为宋时序?

江晏清能幸福,他不是应该感到高兴吗?

为什么心里会这么难受……

苦涩在温浊宁的心底满溢,他突然间很难过,不禁红了眼眶。

谢遇安愣了一下,笑容扩大,“真好……你刚回学校的时候,状态真的很差,脸上笑着,眼里却很平静。”

江晏清并不意外,谢遇安心思细腻,十分敏感,其他人可能察觉不到,但谢遇安擅长察言观色,即使不了解江晏清,也能感觉出来。

“还说我,”江晏清凑近他,压低声音道,“你什么时候才能放松下来,每天这么绷着,像个小小的高压锅。”

谢遇安眉梢一抬,“就快了,别担心。”

“你不是一个人,有些话不方便说也没关系,”江晏清像是想到了什么,语气温柔下来,“在乎你的人,不需要你说出来,就会知道你的想法。”

就像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他的宋时序……

江晏清怔愣了一瞬。

谢遇安也怔愣了一瞬。

段祁言深深地看了谢遇安一眼,手握紧又松开。

“小清。”

“安安。”

两个高大英俊男人从路灯下走来,季铭洲走到江晏清的身前,傅衔章站到谢遇安的身后。

谢遇安扭头,看向傅衔章,“我刚要跟小清说,季阿姨请我们去棕榈岛度假的事。”

傅衔章牵住他的手,“季总会跟他说,我们走吧。”

“好吧。”谢遇安冲大家笑笑,“明天见。”

“明天见。”江晏清眨了一下眼睛。

傅衔章跟季铭洲点了点头,牵着谢遇安离开,“安安今天很开心。”

“想通了一些事。”谢遇安放松地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