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垂平野,月涌大荒。眼前辽辽莽原,苍茫广阔。
行空跑得极快,郑孟筠抱着它的脖子,感觉到马儿粗重的呼吸声。疾风吹过他方才弄乱了的发髻,碎发在风里翻飞。
人在马上,可郑孟筠觉得自己的魂魄都要飞起来似的。约莫要跑百余里,不知子时前能到否。
马儿脖子上细腻的皮毛随着起伏着,热腾腾地。郑孟筠又想起当年,行空与踏影一同养在家中的马厩里,自己骑马还是明烈教的……
当年明烈到梁都来,灰扑扑的一个小孩子,身边带的老仆不多久就遭不住这异乡的水土,病死了。他在梁国生活,改了汉姓,在国子监读书,在梁都生活无依无靠,总受同龄的宗室、世家子弟欺负。
后来碰着了郑孟筠,两人渐渐有了往来。那时候的郑孟筠真真是个不识人间疾苦的天真小孩,看明烈可怜,回去求他那做国子监祭酒的父亲,帮帮这可怜的异族男孩。
明烈便托了郑父的面子,住到郑家来,平日里和郑孟筠一起往国子监上学去,几乎是同吃同住,做了郑府的半个少爷。
那时候,父亲还是支持他们来往的,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希望郑孟筠对这个异族送来的小孩,要仁,要能兼容并包、海纳百川,要拿出江南士族的气度来。
郑孟筠很听父亲的话,在家当好儿子,在国子监当好学生,入仕了后要当好臣子。
虽然总事与愿违……
明烈离开不久后,留在梁都的踏影就死去了。下人说马儿是生了病,又不吃不喝,不久就病死了。都没让郑孟筠见着,就被拖去埋掉了。
明烈走时郑孟筠都没掉一滴泪,但为它的死哭了很久,也不知道是在哭那匹马儿,还是在哭这段终于死掉的感情。
风灌满了郑孟筠耳畔,只剩下衣袂在风中烈烈抽动的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他隐约听见身后有人唤他。
郑孟筠在马上回过头去,见不远处有人正纵马与他追逐,定睛一看,来人衣料上的织金花纹粼粼折着光,竟是明烈。
他没料到明烈会这么快追上来。行空是不世的良驹,凡马绝不会赶得上它的脚程,郑孟筠这才掉以轻心。
也是,漠北十六部二殿下是何等身份,有多少匹宝马也不足为奇。
明烈的声音被风淹掉大半,却还绰绰传到郑孟筠中:“若若,停下!”
郑孟筠不知如何是好,只装作是听不见,仍是疾驰着,低着头,顺着行空的鬃毛。
“郑孟筠!”明烈又吹了声哨,“行空,停下!”
行空只当是幼年,两个小主人骑着他与踏影追逐耍闹,不理会明烈。
“行空,回来!”
行空仍是不理。明烈骑的这匹马一路狂奔,这时己是渐有不支,眼看与郑孟筠的距离又要越拉越远。
“郑孟筠!停下,我说最后一次!”
颠簸中,郑孟筠听见明烈下了最后通碟,扭过头去,风把他如瀑的长发吹得翻飞。
散乱的发挡住了视线,但郑孟筠仍能看见明烈的双手已然离了缰绳,正持着方才那用作礼器的长弓羽箭,弦已拉成满月状,绑成束的长发正在身后纷乱飞扬。
浩荡长风中,他们对视。
郑孟筠深深的看着明烈。颠簸中,他看不清明烈的眼神,就好似当年他也看不清两人之间渺茫的前程。
他想要杀他么?
那便……
电光石火间,郑孟筠思绪未尽,明烈便放了箭。
箭直直射在行空后腿的肌肉上,马儿吃痛地嘶鸣一声,翻倒在地。郑孟筠纵使紧紧抓住了缰绳,也还是脱了手,重重地摔在地上,在草地上滚了几圈才停下来。
郑孟筠摔得眼前冒星,忍着痛,艰难地爬起来,回过身,踉跄着扑到马身上去,去拔那马腿上的羽箭。
那箭并不是真正杀敌之用,并没射入多深,很轻易便拔了出来,还沾着血。
明烈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朝瘫坐在地的郑孟筠走过来。他还穿着那贵重的祭衣,面孔因愤怒而扭曲,好似一尊发怒的神像。
明烈愤愤地看着他,强压着胸中愤慨,冷冷道:“这几日,我对你不好吗?为什么要跑?”
郑孟筠浑身颤抖,不知是疼的,还是被眼前被如此陌生的明烈吓的。心跳如鼓,他坐在地上,一手撑着地,颤抖着往后退。
另一只手颤颤巍巍地将手中箭举起来,箭头还滴着鲜血,正对着明烈。
明烈看着他,一步步逼近,缓缓道:“你拿这箭对着我,是做什么?”
那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冰冷,他从未用过这样冷硬的语气同郑孟筠说话。
明烈又往前逼了一步,冷道:“郑孟筠,这么多天,和我同床共枕,你恨死我了吧……只可惜夜里没寻着机会,好直接将我掐死,对吗?”
郑孟筠脑子里已经什么都不能想了,他怕极了,浑身都发着抖,手中的羽箭也在颤抖。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