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姒猛然偏过头来,抓住泯静地手说:对!回侯府!回侯府去请教姑母!她一定有法子!
这时候夫人要出府去搬救兵,百灵回来听到泯静这般说,哪里敢拦她,立时便道:殿下卸了马车的马,夫人坐轿可好?
燕姒道:都可!要快!
百灵快步去唤人了,燕姒强忍着双腿传来的刺痛,提裙跟着往府门前走。
悍雷打响,昏沉天幕被一道刺眼闪电劈裂。
泯静吓抖了肩膀,扶着燕姒上轿,扬声吩咐抬轿子的轿夫:回侯府!不得耽误!
出口
◎燕姒迟疑了。◎
公主府的软轿刚落地,燕姒便急不可耐从中冲出来。
瓢泼大雨猛倾如柱,泯静都来不及撑伞,她家姑娘就被那雨幕泼湿了周身。
忠义侯府门口,于红英早有预料,急忙招手让随侍下阶打伞扶人。
燕姒冒雨奔至阶前,脚下不稳,一个踉跄险些摔了,还好随侍来得及时,稳稳托住她纤细胳膊。
小主人!
燕姒一刻都不敢逗留,强忍着双腿窜起的刺痛感,奋力踏上了阶。
她扑跪在于红英的轮椅前,伸手抓住于红英毫无知觉的腿,欲张口说话,眸中热泪簌簌先流。
于红英长叹一口气,伸手把贴在她额前的湿发捋了捋,又将手中锦帕递给她。
擦擦吧。
燕姒拽住锦帕,根本顾不上擦,她再次启唇,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
姑母,她往宫里去了救救她
大雨如注,噼里啪啦敲响在耳畔,燕姒的声音被雨声掩盖大半,于红英看着她的口型,意会出后边三个字。
于红英说:先起来吧。
随侍和跟上来的泯静把燕姒扶了起来,燕姒失魂落魄的样子,于红英还是第一次见到,于红英皱眉,有些不快地道:你让我怎么救。
整条长盛大街看不到行人,忠义侯府门前冷清,酷暑的炙热被暴雨洗涮干净,剩下的是透彻心扉的寒凉。
燕姒手脚冰凉,任由泯静给她擦着脸上的雨和泪,急促道:御林军里有后党,神机营听命中宫,这时候还有谁能帮殿下?我想不到了,姑母,我想出动银甲军!
此言一出,于红英倒没觉得意外,上次端午长巷刺杀,于红英就亲手将银甲军全数交给了燕姒去掌控,那一次便是向椋都,乃至整个唐国宣告,银甲军会为唐绮保驾护航。
但是,于红英没有回答。
静默片刻,燕姒耐心全失,急唤一声:姑母?
于红英闻声抬眸,从广袖里拿出银甲军通讯竹哨,翻掌给燕姒看。
阿爹入宫前,命我出城,要将徵儿拦在椋都城之外,于家不参与党派斗争,龙庭上坐着谁,就效忠谁,我们效忠的不是哪位殿下,而是唐国。于红英一双眼睛紧紧盯着燕姒,姒儿,你明白么?
拿了竹哨,能调来银甲军不假,银甲军会听燕姒的命令也不假,但倘若燕姒真的让银甲军入宫相助唐绮,整个于家都要背负造反的名头。
而银甲军,又能与神机营和御林军一战吗?
在毫无事前部署的情况下,有几成胜算?
唐绮现在面临的不仅是中宫和唐峻,还有隐在暗处的唐亦,她不得天下儒生的心,就算胜了,唐绮也逃不过文人墨客口诛笔伐,这根本是个死局!
燕姒迟疑了。
她该拖上于家陪唐绮入死局吗?
自她重生,回椋都,认祖归宗之后,于延霆和于红英,对她的功课虽苛刻,却从来是将她捧在手心上的,她没在他们跟前尽过多少孝道,看上去是被于家长辈牵着鼻子走,但他们本为利益共存,于家不欠她什么。
于家不欠她,更不欠唐绮。
在燕姒犹豫的空隙里,于红英总算面露些许欣慰,她扬声道:山穷水复疑无路[1]的后一句是什么?
燕姒在茫然中回神,愣愣地问:啊?
于红英转头,朝随侍道:府里还有小主人的衣裳吧?去寻了来,伺候她好生洗洗。
燕姒哪里有那份闲心,咬牙婉拒道:姑母,我还有事!
随侍先走一步,于红英转动轮椅,背过去说:所以要抓紧,莫误了时辰。
忠义侯府里点亮灯,廊子上的竹帘全都放下来了,风雨斜过来,尽数被拦下。
燕姒听了于红英的话,她被泯静搀扶,过廊往客厢走。
于红英在她们前边,背影一贯稳重自持。
燕姒捏着泯静的掌心说:走快些。
泯静加快脚步,她们在转角处追上于红英的轮椅。
前头随侍已经去安排妥当了,于红英抽这空档同燕姒叙话。
端午长巷刺杀,是谁人主使?
燕姒答说:唐绮。
于红英弯唇道:对,也不尽然。
燕姒顺着她的话往下道:官家授意的。
于红英说:这下就对了,官家这么安排,是为了让
第一版主